为进一步规范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,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,广德市医保局多举措推进基层医疗机构“日间病床”日常管理,力求形成“医、患、保”共赢良好局面。
一是加强督导,合理调整病种。定期组织监管人员深入医疗机构现场督导、查看工作情况,及时指导解决存在问题,确保问题逐条化解、逐一销号。对具体操作中存在和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、会商研判,及时将首批6个中医和7个西医病种调整为10个中医和10个西医病种,让惠民政策更加合理,覆盖更多的参保群众。
二是优化标准,科学定额管理。根据收治病种临床路径,结合上年度医疗费用及工作实际,在兼顾群众利益和医保基金承受能力的情况下,有约束、有针对地调整定额标准,大大减轻患者就医经济负担,有利于引导病人下沉,促进分级诊疗,让医疗资源得到合理高效利用。
三是强化激励,提升监管实效。充分利用现场检查、病历审核、信息系统数据统计分析等手段进行全方位监管,持续规范日间病床诊疗行为,防范日间病床按病种付费滥用乱用;明确医保基金支付定额的结余由医疗机构留用,着力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收治此类患者积极性,切实增强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,尽量避免出现“小病大治”和“过度医疗”的现象。
截至目前,全市共有11家基层医疗机构开设“日间病床”管理服务,“日间病床”住院3722人次,医疗总费用458余万元,医保基金支付总额368余万元,实际报销比例达80.19%。